首页

china女王黄金在线播放

时间:2025-05-29 18:11:35 作者:王毅会见纽埃总理兼外长塔格拉吉 浏览量:92815

  大熊猫野外种群总量增至近1900只,现有古树名木508.19万株——

  我国大熊猫、古树名木保护成效显著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物种,被誉为“国宝”。古树名木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在1月25日国家林草局召开的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国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古树名木保护取得新成效。

  大熊猫受威胁等级由“濒危”调整为“易危”

  目前,我国大熊猫野外种群稳步增长,栖息地保护体系不断完善。

  国家林草局动植物司二级巡视员张月表示,为加强大熊猫保护,我国先后开展了四次全国性大熊猫调查,掌握了其野外种群及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通过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大熊猫野外种群及栖息地保护得到强化。

  2021年10月,我国设立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公园总面积2.2万余平方千米,约72%的野生大熊猫得到严密保护,形成了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主体的栖息地保护体系。大熊猫栖息地受保护面积从139万公顷增长至258万公顷,有效维护了大熊猫野外种群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大熊猫野外种群总量从20世纪80年代的约1100只增长到近1900只。

  在大熊猫人工繁育方面,按照优化繁育配对方案,2023年全年繁育成活大熊猫46只,全球大熊猫圈养数量达728只。圈养种群的平均亲缘关系值逐步降低,遗传多样性不断上升。

  经科学评估,现有大熊猫圈养种群保持90%遗传多样性的时间可达200年,成为健康、有活力、可持续发展的种群,为保护研究、科普教育、放归自然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近年来,我国在大熊猫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多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共获得100多项专利和科技成果。在国际合作方面,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与20个国家的26个机构开展了大熊猫保护合作研究,在推动大熊猫保护科研、促进国际友好交流等方面收获了丰硕成果。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大熊猫的受威胁等级由‘濒危’调整为‘易危’,表明我国大熊猫保护成效得到国际野生动物保护界认可。”张月说。

  全国古树名木实现动态、精准管理

  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普查范围内现有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包括散生122.13万株和群状386.06万株。

  国家林草局生态司副司长刘丽莉介绍,我国对古树名木资源管理更加精准,开发上线“全国古树名木智慧管理系统”,普查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全部实现落地上图,初步建成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一张图、一套数、一个平台,实现了动态、精准管理。各地在摸清资源本底基础上,严格落实挂牌保护。

  在制度体系方面,目前17个省份及部分城市出台了古树名木保护相关地方性法规或管理办法。我国建立起覆盖普查、鉴定、复壮、管护等全过程的技术标准体系,推动古树名木保护纳入林长制督查考核,古树名木保护法治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

  刘丽莉表示,在古树名木保护方面,将持续强化行业监管,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定期开展资源调查,完善“一树一档”,实行全面挂牌保护,严格落实管护责任;进一步完善“全国古树名木智慧管理系统”,确保每一株古树名木都“落到图上”“责任到人”;做好古树名木精神挖掘阐释,加强宣传引导和合理利用。

  (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姚亚奇)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光明被查

摘牌的背后是当地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一系列举措。针对上级层层摊派工作任务导致村级组织制度臃肿、权责不清、挂牌过多、过度留痕、干部负担加重等问题,荆门市梳理明确了村级组织依法履职和依法协助的工作事项,对协助事项不纳入年终考核,对不应由村级组织承担的事项进行清理。

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再破3000万标箱

氢能产业发展的加速有何深意?赛迪研究院节能与环保研究所绿色制造研究室副主任李欢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氢能产业不仅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发展方向,更是支撑绿色能源体系建设的关键载体,同时也是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强大动力。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电动自行车等5类产品消费提示

江苏南京打造别样城市田园秋景

今年,带薪休假、弹性作息制度逐步推进落实,为扩大文旅消费提供了诸多利好。抢抓文旅复苏新机遇,黄山风景区首先在政策层面发力,坚持算大账、算长远账,与黄山全市A级景区联合推出门票“免减优”系列活动,阶段性推出“周三免门票开放日”,暑期对全国全日制高校及以上应届毕业生,中考、高考生,18周岁以下游客免门票,持续激活消费动能,惠及游客近60万人,直接让利约1亿元。

探访山西芮城永乐宫:壁上仙人画 一眼数百年

中国国家画院党委书记燕东升介绍,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指导下,中国国家画院今年策划实施了“长江主题美术创作项目”,共160余人开展了写生创作活动。经评审,共有139件作品入选此次展览。“展览以艺术的方式展现了新时代长江流域的生态文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成果。希望通过此次展览,包括之后的巡展,为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为长江经济带发展贡献一份我们的力量。”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